肖邦練習曲在鋼琴學習中的作用是什么?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作曲技法純熟而高超,技術訓練明確、清晰,每首練習曲的鋼琴織體統一且只有一種固定不移的技術公式、遵循一種技術性主旨。加強肖邦練習曲的學習有助于我們對浪漫主義鋼琴技術的掌握和對古典主義鋼琴技術的進一步鞏固。每首練習曲都對演奏者鋼琴技巧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27首練習曲包羅了豐富多樣的鋼琴技術手法。
例如:作品10之3以動人的歌唱而聞名,它的訓練目的是手指要對五個各具個性的層次具有平衡與音色明暗的控制,中段有艱難的雙音。作品10之4是極精湛的、飛馳的、馬拉松式的雙手快速跑動,要火一樣的熱情。作品10之5是黑鍵練習,既要極端準確、干凈,又要用多種指觸的變化彈出明暗的音色。作品10之6訓練手指的控制力及對各聲部之間平衡的掌握。作品10之7是托卡塔式的斷奏練習,訓練手指的堅挺與手的柔順度。作品10之8的分解和弦是訓練大拇指的最好練習。作品10之9主要是左手大幅度運動的練習,音樂充滿內心的沖動。作品10之10主要聯系右手擴張與支撐,需要很好的手腕柔順與小指力量。作品10之11是大范圍的分解和弦,訓練手指、手腕與手臂之間的配合。作品10之12是左手快速音流與右手八度及和弦的旋律練習。
作品25號之2,f小調練習曲被肖邦賦予了優美典雅、充滿柔情的意境,無窮動式的三連音節奏和簡單的二聲部織體貫穿這首練習曲的始終,非常適合訓練手指的靈活度和手臂的柔軟性。作品25之5是雙倚音練習。作品25之6是三度雙音技術課題最集中、最困難也是最著名的一首。作品25之8是六度雙音的特種技巧,上聲部要十分連貫。作品25之9輕盈的八度在黑白鍵之間飛翔,俗稱“蝴蝶”。作品25之10雙八度技巧,兩手都要十分連貫,而且在八度中夾入和弦音。作品25之11是所有練習曲中最長的,需要右手保持極快速的飛奔不息,閃電般的光輝,流水般的順暢,山洪般的爆發。專門訓練手指的速度、力量和耐力,保持右手極快的速度、持久的耐力和充分的爆發力,結合自如地控制不同聲部層次中的觸鍵力度。作品25之12是雙手分解和弦琶音,需要各手指非常獨立與拇指的柔順。
肖邦鋼琴練習曲的歷史作用
在肖邦以前的作曲家創作的傳統意義上的鋼琴練習曲一般都不具有獨立的音樂性,主要是對鋼琴演奏的技術檢驗。由于這些練習曲大多數比較枯燥,音程跨度都在八度以內,大都相對看重對手指靈活度、手指勻稱度的改善程度,雙手和手指的力量、耐力、速度、柔順、獨立程度的提升,因此大部分鋼琴演奏者只是把練習曲作為向演奏更重要樂曲的過渡的練習。而肖邦的鋼琴練習曲無不具有極高難度和極富挑戰的手指技術,對鋼琴的技術手法和雙音技術進行了擴張。與此同時,肖邦創作的練習曲具有極其豐富的感情色彩,而不是像以往的鋼琴練習曲一樣僅僅注重于鋼琴的演奏技巧。肖邦使枯燥的練習曲成為了藝術品,使鋼琴練習曲具有了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在鋼琴創作的技巧上是一場偉大的革命,這也使肖邦鋼琴曲成為現代鋼琴家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
肖邦的鋼琴練習曲在注重高難度和超復雜的鋼琴技術訓練的同時還表達了各種豐富多彩的情感和情緒變化,賦予了鋼琴練習曲鮮明的藝術形象。肖邦鋼琴練習曲在整個鋼琴練習曲的發展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鋼琴練習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