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正確的觸鍵方法是奏出高質量音色的關鍵
2020-12-28   558

正確的觸鍵方法是奏出高質量音色的關鍵


觸鍵是鋼琴演奏中的重要環節,不同的觸鍵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音色表現。


在演奏中掌握、運用各種不同的觸鍵方法,是鋼琴演奏技術與表現音樂情感的重要途徑。


在鋼琴彈奏中往往容易陷入應付各種視譜、節奏、速度、熟練、背譜等問題的解決之中,而無暇去顧及聲音的質量,這恰恰是誤區之所在,觸鍵技術的訓練應結合對聲音質量的提高和完善。

image

俄羅斯著名鋼琴家涅高茲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任何鋼琴演奏總是以發出聲音、制造出聲音為其目的,那么無論你彈的是練習曲還是藝術作品,彈鋼琴必然就是在聲音上下功夫,說得更確切些,就是練習聲音。


音色的問題如此重要, 所以學習鋼琴必須把音色的訓練放到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


作為一個鋼琴演奏者, 聲音的好壞與質量是決定其水平和檔次的一個重要標準。


鋼琴演奏中的音色與觸鍵是相輔相承的, 一個美的音色必須以高超的觸鍵技巧為前提, 反之只有準確的觸鍵方法才能彈出所需要的音色。


那么怎樣訓練出完美的音色與觸鍵呢?

image

「從觸鍵的第一個音開始就要學會聽音色」


鋼琴入門的方法很多, 目前我國鋼琴界從斷奏觸鍵入門是被廣泛接受和采用的。


斷奏練習的正確與否,必須通過聲音來檢驗,要把正確的觸鍵動作與好聽的聲音結合起來。


從練第一個單音斷奏開始就要用心聽聲音,當手指觸鍵、琴槌擊弦時,聽聲音是否結實、是否有良好的震動與共鳴;當手指保持在琴鍵上站立時,要傾聽聲音的持續和延長。


要學會辨別聲音的質量, 明白不好聽的聲音是由于錯誤的觸鍵方法直接造成的。


譬如說:


干硬的聲音是由于手指過高過猛地向鍵盤敲砸而造成的;悶暗的聲音是因為下鍵的速度造成的; 而發虛的聲音則是因為手臂自身重量沒沉下去造成的, 等等。


正確的斷奏觸鍵方法應該是手臂放松自然, 離鍵不要太遠, 用物體自然下落的速度觸鍵,一旦聲音發出,手絕對不要再對琴鍵施加壓力。


就是說這個音應是一觸即發的, 并且要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余動作, 這樣才能彈出明亮、寬厚且具有共鳴的音色。


當學會聽一個一個的單音后, 再從短小的樂曲里去聽音與音之間的聯系和傾向, 聽每組音的聲音是否均勻、平衡, 要結合句頭、句尾、句中的語氣和強弱等去傾聽樂句的進行。


總之,要學會聽,要懂得如何去鑒別音色的好壞優劣。

image

「觸鍵時自然重量的運用與調節是優美音色的基礎和保證」


所謂自然重量,首先是指手臂的重量,進而是指身體部分對重量的補充和結合。


在彈奏中如不會使用重量,聲音必然就會單薄和缺乏表現力。


要掌握好重量觸鍵法:


▲ 一是要體會到從肩到臂自然下垂的重量;


▲ 二是要使重量傳送到指尖并使第一關節能堅強地站穩以承受這個重量;


▲ 三是注意掌關節靈活獨立的運動,不斷調整指、掌、臂各部位的關系和位置,使重量能暢通無阻地到達鍵上。


當彈奏單音、雙音、八度、和弦以及斷奏、連奏、跳奏等時,不要忘記重量的運用應貫穿始終,這樣才能獲得明亮干脆、抒情如歌或是堅強有力的聲音,鋼琴彈奏中常常提到的“一彈到底”,即是指把重量沉到鍵底,不要淤塞在手臂、手腕的某個部位。


重量的調節必須是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礎上,根據音樂所需要音色的強弱、厚薄給予鍵盤重量的變化。


如果聲音需要加強,可結合補充身體的力量;如果聲音很輕弱,則可把重量控制到最小,甚至僅一個手指的重量也是可以的。


這種自然重量經過靈活地變化應用, 就給演奏者的音色變化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

image

「只有在最佳發音點觸鍵才能保證良好的音質」


從鋼琴的發音特點來講,每個音不論強弱、厚薄都應該有一個最佳的發音點。


這個點在觸鍵時的深淺,力量應用的大小,下鍵速度的快慢等, 都應根據音色的需要來衡定。


無論聲音強弱,每個音的發音點都應在觸鍵時感覺好:


深厚的音色自然應該把琴鍵彈“深”點;


果斷的聲音在觸鍵時必須直截了當;


歌唱的音色在觸鍵時要稍遲緩些, 讓琴弦發出最好的共鳴和延長;輕巧的聲音則要在觸鍵的過程中找到它合適的位置, 千萬不要壓。


總之, 觸鍵必須“彈到點”, 這是符合鋼琴這件樂器的特點的。


在觸鍵時找到每個音的最佳發音點,能提高手指的控制能力,加強手指觸鍵的精密程度,增加演奏的把握性。


最重要的是改善聲音質量, 發出真正符合鋼琴特點的“鋼琴化”的音色。

image

「在觸鍵中發揮鋼琴之所長, 變缺憾為優勢」


鋼琴是鍵盤樂器,是通過琴槌擊弦發出聲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顆粒性聲音是鋼琴的特色。


跳音觸鍵和非連音觸鍵就特別能顯示出鋼琴的優勢。


要展現鋼琴之所長, 其關鍵是對手指的獨立性、靈活性進行規范的訓練, 使手腕平穩放松, 手指獨立、主動、靈活, 觸鍵動作快而敏捷, 達到聲音清晰、流暢、均勻的效果。


鋼琴作為鍵盤樂器, 與其他樂器本比, 要彈出富于歌唱性的連奏是太不容易了。


但是優秀的鋼琴演奏者在鋼琴上也能彈出非常連貫動聽、富于歌唱性的樂曲,那么訣竅何在呢?


在于他們掌握了鋼琴這門樂器的觸鍵技巧,充分發揮了鋼琴的長處,并巧妙地掩蓋了鋼琴的弱點。


我們知道鋼琴的弱點在于其聲音一旦發出, 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續,聲音很快減弱。


所以就某一個音來說,是不能彈出漸強的,也不可以再修正或改變音色,但演奏者可根據鋼琴的發音特點和長處加以彌補。


首先是在觸鍵時運用重量的傳遞和貫穿,同時結合音樂中的漸強、漸弱、輕重緩急的處理,安排好句頭、句尾、句中的高點, 體會樂句中的強調音和語氣, 掌握好樂句中節奏的伸縮和變化, 設計好種種音色的變化與層次;


其次是盡量發揮右踏板的延音功能來增加聲音的共鳴, 并幫助聲音的延續和連接;


另外,還可用伴奏部分或其他聲部進行烘托與陪襯,調整好旋律、低音、伴奏聲部幾者之間的層次, 進而逐步提高彈奏歌唱性樂段的觸鍵技巧。

image

「觸鍵時掌、腕、臂、身等部位的協調性直接影響對音色的控制」


鋼琴的音色豐富多彩, 具有巨大的表現力, 在探討鋼琴演奏的聲音技巧問題時, 首先要了解鋼琴的發音原理和特點。


鋼琴演奏是一種全身心的運動, 需要身體各部位的協調, 包括手掌、手腕、手臂和身體等各部位之間的協調配合。


首先,手掌的架子作為力量的支撐點、內部的支撐力,是保證聲音質量的關鍵部位。


強音觸鍵和弱音觸鍵時,都必需強調手掌架的牢固。


但有的演奏者在弱音觸鍵時容易出現手掌架懈軟塌陷的現象, 這樣必將使音色混濁一片、模糊浮淺、軟弱發虛, 無法清晰集中。


哪怕是彈印象派最需要朦朧音色的作品, 手掌架依然不能懈怠,而應保持有把握地控制, 起到穩固支點的作用;


其次, 手腕是手指與手臂之間承上啟下的樞紐, 觸鍵時手腕有許多上下左右的動作方式, 其中有些是手腕獨立完成的, 有些是和手臂結合起來協調完成的。


以手腕為主導的左右靈活調節, 是同時結合手臂左右調節的腕臂綜合動作, 在對手指不斷變化著的位置進行微調,不論何種位置時, 手臂的重量( 或大或小)都能通過手指觸鍵而全部送入琴鍵, 進而控制音色的變化。


每個手指觸鍵時, 都一定要把手調節到最佳位置, 這種調節使腕臂對手指充分起到了后方支援前方的作用, 并使每個聲音能自然均勻。

image

還需特別指出的是, 腕臂的各種動作都是為它特定的音色效果服務的, 不能不加分析、不分場合地濫用。


以“落滾”式的手腕動作為例, 手腕柔軟提起和下落的動作, 用來學習兩個音的小連線是很好的, 同時作為優美、柔和的觸鍵方式, 用在分句、呼吸等處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但如在所有地方手腕都這么軟, 聲音該堅硬的地方都被軟化了, 那是禍害無窮的。


在需肯定、果斷、有力的地方, 應該用生動、活躍、有彈性的音色, 尤其是跳音觸鍵時, 手腕應該穩定, 與手臂平行成一個整體, 才能防止聲音軟化; 最后應注意的是身體的協調性與音色的關系。


在彈琴時, 從身體接觸琴凳開始到手指接觸鍵盤, 應該是一個可以靈活調節的整體。


當我們的身體處于自然積極狀態時, 音色必然會豐潤寬厚, 使人聽起來順暢、舒展。


身體協調的關鍵在于腰骶部的力量能否調動出來, 在彈最響亮、最豐滿的聲音時, 只要身體挺立, 用上腰骶的力量, 就可以達到預期的音響效果。


注意避免重心的后傾下榻, 這是協調用力的最大障礙。







image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