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為什么這5首是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奏鳴曲?
2020-08-24   586

為什么這5首是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奏鳴曲?





巴倫博伊姆演奏《貝多芬c小調(diào)奏鳴曲“悲愴”》(錄制于柏林貝多芬奏鳴曲全集演奏會現(xiàn)場)




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

以其前所未有的戲劇張力、

高超的作曲技法以及

豐富的哲學內(nèi)含,成為鋼琴奏鳴曲

中的“圣經(jīng)”




在這32首中,有5首最出名

為什么是這5首?

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01

最深沉的悲鳴 

《貝多芬C小調(diào)奏鳴曲“悲愴”》 Op.13 No.8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 1. (Grave|Allegro di molto e con brio)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 5-7, Op. 10 Nos. 1-3 & No.8, Op.13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 3. (Rondo|Allegro)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 5-7, Op. 10 Nos. 1-3 & No.8, Op.13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in C minor, Op.13 -"Pathétique" - 2. (Adagio cantabile)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 5-7, Op. 10 Nos. 1-3 & No.8, Op.13


創(chuàng)作背景


說到《悲愴奏鳴曲》的起源現(xiàn)在已經(jīng)無從考證,但這并不影響它成為貝多芬最著名的一首奏鳴曲。這部作品第四樂章的部分動機可能來源于1797-1798年冬天創(chuàng)作的弦樂三重奏op.9 no.3中的一些素材。


這部作品也被認為是18世紀晚期的“特征性奏鳴曲”,其中的一些創(chuàng)作手法采用了當時歌劇中的一些音樂表達方式,貝多芬將它們運用到了他的這首奏鳴曲中,在當時是史無前例的。


◆ 上榜理由:有深度,情感復雜


從技術上來說,這首作品并不是貝多芬最難的奏鳴曲,但是它的情感和理性深度卻使它成為了貝多芬最有挑戰(zhàn)性的作品之一。比如作品開頭的引子的情緒就很難把控,鋼琴家需要去感受到這種深沉的,悲痛的情感,才能將它的氣氛通過音樂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而凝重之后的爆發(fā)更是需要超強的手指技術以及充沛的情感才能演奏好。



02

最靜謐的情思 

《貝多芬升C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月光”》Op.27 
   


1. Adagio sostenuto (第一樂章 綿延的柔板)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8 "Pathétique", 13 & 14 "Moonlight"

2. Allegretto (第二樂章 小快板)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8 "Pathétique", 13 & 14 "Moonlight"

3. Presto agitato (第三樂章 急板)Emil Gilels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8 "Pathétique", 13 & 14 "Moonlight"


創(chuàng)作背景


“月光奏鳴曲”,最初來自勞特維·萊爾斯塔(Ludwig Rellstab)的小說Theador,小說中的人物曾將這首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描述為“月光照在湖面上的感覺”。不過,并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貝多芬的這個樂章與夜晚有關。


這首奏鳴曲創(chuàng)作于1801年,在這個時期他曾寫過兩份長信告訴朋友關于他逐漸失去聽力的感受。不過那一年的11月有一個情況肯定使他很高興,那就是貝多芬的那位可愛的學生,他曾寫道:“一位可愛的女孩愛我,我也愛她”,這個女孩就是吉利伊塔·格西亞蒂Giulietta Guicciardi(1784-1856)伯爵夫人,這首奏鳴曲就是獻給她的。在1803年,伯爵夫人移居到了意大利。


 上榜理由:最有詩意


這首作品最著名的,也是最賦有詩意的引起大家對于“月光”的聯(lián)想的是第一樂章的Adagio(柔板),3連音的開頭就鋪設了一個朦朧且?guī)в胁话矚夥盏谋尘?,這個3連音緩緩的持續(xù),右手感人肺腑的旋律慢慢在這背景下鋪陳開來,在腦海里形成一幅靜靜的夜晚景象。也正是由于它的模糊但又如此優(yōu)美,才能引來大家這么多的聯(lián)想。





03

最絕望的痛哭 

《貝多芬D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暴風雨”》Op.31 No.2 


1. Largo - Allegro (第一樂章 廣板,快板)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17 "The Tempest", 21 "Waldstein", 25 & 26 "Les Adieux"

2. Adagio (第二樂章 柔板)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17 "The Tempest", 21 "Waldstein", 25 & 26 "Les Adieux"

3. Allegretto (D小調(diào)第17號鋼琴奏鳴曲,作品31之2 “暴風雨” 第三樂章 小快板)Maurizio Pollini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Nos.17 "The Tempest", 21 "Waldstein", 25 & 26 "Les Adieux"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1802年受蘇黎世一位出版商納格力委托寫的三首奏鳴曲中的第二首。這個草稿是在1802年左右,貝多芬在海里根施塔特,有些作者看到了這首作品的緊張情緒和貝多芬自己由于耳聾引起的絕望情緒的關聯(lián)。


他希望通過在維也納附近的安靜小城鎮(zhèn)里,以為修養(yǎng)6個月的時間可以擺脫耳聾的困擾,但是到8月他以及很清楚地感覺到?jīng)]有任何減輕耳聾的跡象,在10月,他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表達了他絕望的心情。


 上榜理由:走出人生最低谷


根據(jù)這首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期,貝多芬是在得知自己的耳聾無法治愈并且出現(xiàn)絕望情緒時寫下遺囑的時候,把這首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的。我們甚至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貝多芬內(nèi)心充滿了掙扎與絕望情緒的雙重折磨。


關于這部作品的第一樂章,車爾尼曾說:“這是一個完美的奏鳴曲。統(tǒng)一的樂思和悲劇色彩,沒有被插入大段的具藝術性的曲式,整個奏鳴曲充滿浪漫情調(diào)如畫般的自然,即使演奏者的技術很一般,也會產(chǎn)生最偉大的效果。”


這種統(tǒng)一是由兩個不同的樂思在整曲開端處展現(xiàn),融合成一個復合的樂思,成為貝多芬所有奏鳴曲中最獨具創(chuàng)新的一個樂章??焖僮兓那榫w喚起了持久的憂慮和不安的情緒。而這種情緒子第三樂章似乎得到了緩解,仿佛經(jīng)歷了種種內(nèi)心的煎熬后靈魂的升華與解脫。



04

最偉大的杰作

《貝多芬F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熱情”》 Op.57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I. Allegro assai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4, 8 & 23 - Rachmaninoff: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Ii. Andante con mo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4, 8 & 23 - Rachmaninoff: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Piano Sonata No. 23 in F Minor, Op. 57: III. Allegro, ma non troppo. PrestoWilhelm Kempff -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 14, 8 & 23 - Rachmaninoff: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車爾尼說,這首奏鳴曲自1838年得到“熱情”這一名稱時,就一直被認為是貝多芬《楔槌鍵琴奏鳴曲》之前最出色的作品。根據(jù)草稿本中的位置,這首奏鳴曲可能于1805年早些時候創(chuàng)作。據(jù)說,末樂章的主題是貝多芬在同他一起去都柏林附近散步時想到的,當時貝多芬就住在那里。貝多芬習慣夏天住在維也納郊區(qū),而9月或10月回到市中心。


◆ 上榜理由:強烈的戲劇沖突


這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成熟期,他的深刻、復雜的樂思以及氣魄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重復的體現(xiàn)。評論界以及貝多芬自己都認為“熱情”是一部登峰造極的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曾這樣解釋它的內(nèi)容:“你去讀莎士比亞的暴風雨吧!”這是告訴我們,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創(chuàng)造的音樂形象與莎士比亞的創(chuàng)作中詩意的、悲劇的形象有相同的地方,都非常深刻、強烈地表現(xiàn)了一種使人驚嘆不已的勇往直前“超人”的力量。


深刻的樂思揭示了偉大的人類悲?。蝗松媾R著迢迢的苦難之路;人生充滿了矛盾和不停的探索;人生雖然最終是死亡,但這死亡不同于生物的自生自滅。羅曼·羅蘭稱贊道:這是“在花崗石的河道里的火焰的巨流”。





05

最廣博的視野 

《貝多芬C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華德斯坦”》Op53


Beethoven:PianoSonataNo.21InC,Op.53-"Waldstein"-1.AllegroconbrioMaurizioPollini - MaurizioPolliniEdition;Beethoven:CompletePianoSonatas;Beethoven:PianoSonatasOp.27No.1&2,Op.31No.2&Op.53;Beethoven:PianoSonatasNos.11,12&21"Waldstein";SteinwayLegends:Maurizio...

Beethoven:PianoSonataNo.21InC,Op.53-"Waldstein"-2.IntroduzioneMaurizioPollini - MaurizioPolliniEdition;Beethoven:CompletePianoSonatas;Beethoven:PianoSonatasOp.27No.1&2,Op.31No.2&Op.53;Beethoven:PianoSonatasNos.11,12&21"Waldstein";SteinwayLegends:Maurizio...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奏鳴曲的創(chuàng)作應該始于1803年12月并且完成得相當快。這首作品在寫完之后曾被評論說太長,經(jīng)過貝多芬的修改后定稿,雖然已經(jīng)縮短了結構,這首奏鳴曲仍是史無前例的長,完全稱得上是“大奏鳴曲”的設計。它也被看成是幾個月前寫成的《英雄交響曲》的呼應,這首作品的音域也是極其的寬廣,達到了a3(很高的音)。


這首奏鳴曲是獻給費爾迪南·華爾斯坦伯爵的,他出生于維也納,曾住波恩,正好是貝多芬住波恩的最后四年,是貝多芬最主要的贊助者和支持者。


 上榜理由:變革


這部作品是貝多芬奏鳴曲開始走向一個新的高峰的標志,它的創(chuàng)作時間與《英雄交響曲》近乎同一時期,作品的創(chuàng)作手法和篇幅都超過也以往的奏鳴曲。貝多芬試圖用奏鳴曲這個體裁,來表達更多的想法,而并只是局限于個人情感上,這和他當時創(chuàng)作交響曲的思維十分的契合。


“華德斯坦”奏鳴曲就以極速且熱情的開頭第一樂章描繪了一幅欣欣向榮的畫面,仿佛是春日萬物的合唱,處處洋溢著愉悅,歡快的氣氛。


第二樂章慢板樂章,以更廣闊的視野來俯瞰大地,如同一個慢鏡頭從地面升起,緩緩離開地面,拍攝出大自然的靜謐與平和。第三樂章總結了之前的素材,音樂流暢自然,渾然天成,跨度極大,貝多芬用粗狂的音樂線條,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他理想中的和諧自然的世界。



參考文獻:《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巴里·庫珀 編訂




image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