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一輩子的大師們總結的練琴原則,你我一樣可以用!
加拉米安的練琴原則
學生整個藝術生涯中每個成就,幾乎都是取決于他們如何去練琴。
每天有規(guī)律地進行練習的人,要比那種一次練的時間很長,但又不保持經常練琴的人,進步得快得多。
練琴時間分為三個部分:
1、基礎時間:
基礎時間的一部分應當用來練習音階和類似的基本練習。一部分時間要練習練習曲和樂曲中所遇到的技術問題。在各種技術練習中,精神準備的原則有突出的重要性,即在生理動作之前,頭腦要先有預感,然后去指揮生理動作。當一個問題已經掌握了,就不必要再反復練習它。
大多數情況下,指導思想應當是:解決一個問題,再轉向第二個問題。當遇到困難問題時,就必須進行分析來確定困難的性質:音準、節(jié)奏、速度、雙手配合等等,每一種困難都應當單獨練習,并把它簡化都最低限度。必須對所用的動作有清楚的概念,對它的技術時值和所發(fā)出的聲音都要有清楚的概念,這樣才能清楚而準確地進行指揮。練習的速度大多應當是慢的。
2、表現時間:
重點應放在音樂的表情、塑造樂句上,塑造一個較大段落和一個完整樂章,最后是把幾個樂章形成一個有說服力的整體。在基礎時間的練習中,遇到一個錯誤就要立即改正,但是在表演時間中,特別是在演奏練習時間發(fā)生一些小問題或是錯了一個音最好不要停下來。
3、表演時間:
把那些經過分析、逐漸練習過的困難樂句拿出來重新進行音樂化的演奏,訓練耳朵能客觀地聽,是有著重要的意義的。這樣才能使他們聽到的聲音和聽眾所聽到的聲音一致,才能擺脫耳朵主觀、阿諛性的欺騙。
奧爾對此也有說法:“學生假如不是自我批判地練習,就等于發(fā)展加深他們的錯誤。”
他認為:“在練習中不應忽視休息,每次練習不要超過三十或四十分鐘。再重新開始前最少休息十或十五分鐘。這樣我們?yōu)榱说玫矫刻焖摹⑽鍌€小時練琴時間就需要安排六到七個小時了。”
帕辛格則說:“傾聽自己演奏的習慣在很小就要養(yǎng)成,等到年紀大了再培養(yǎng)就已經晚了。”
西蓋蒂的意見:“我始終認為,練習時要分析樂曲的形式、構思、結構加之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等等。要記住譜子,先要認真分析它的句法結構,它的形式和構思,然后演奏它、背熟它、消化它。并用極快的速度,一直用盡可能短的時間把它演奏出來。
西蓋蒂說:“在學生的練習中,真正的藝術是獲得傾聽自己演奏的能力,發(fā)現自己任何微小的缺點,然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找出各種直接有助于克服這種缺點的片段。把這些片段記住,通過記憶練習是很有必要的。”
大師米爾斯坦則這樣認為:“練琴時間并不在多,在于練習質量,要練習那些需要改進的東西。一個人要是練得太多而不精,就像服用過量的阿司匹林。”
帕爾曼曾經談過練琴方法。
“從七歲開始,我每天練習三小時,第一小時基本上是練習所有的這些基本功練習,第二小時是練習曲,第三小時練習樂曲——協(xié)奏曲。”
當你感覺到很舒適時,那么你就對了。這一切都是通過練習,特別是慢練來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