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線上【鋼琴大師課】一對一大師課系列- 德國明斯特音樂學院【鋼琴教授】克萊門斯·拉夫教授Prof.Clemens Rave
2020-11-05   1709


德國明斯特音樂學院

克萊門斯·拉夫教授

Prof.Clemens Rave

明斯特音樂學院鋼琴教授

【一對一鋼琴大師課】

image 

1960:出生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拉姆斯多夫

1969: 第一次上鋼琴課

1978: 就讀于明斯特音樂學院,師從格里高·魏謝特(Gregor Weichert)教授

1980:與擔任低男中音的哥哥奧特溫·拉夫(Ortwin Rave)一同歌唱,獲音樂及藝術學校聯合會比賽一等獎

在漢堡音樂學院學習,師從康拉德·漢森(Conrad Hansen)

1985:在明斯特通過德國音樂教師資格考試及藝術資格考試

1988:在代特莫爾德通過由克雷茨馬爾·費舍爾(Kretschmar Fischer)教授監考的演奏家文憑考試

獲漢諾威第一屆德國肖斯塔科維奇國際鋼琴大賽一等獎

在弗萊堡師從維塔利·馬古利斯(Vitaly Margulis)教授;在倫敦師從彼得·福伊希特萬格(Peter Feuchtwanger);1987年至1989年,在美因茨和慕尼黑師從塞爾吉烏·切利比達克(S. Celibidache)

目前在明斯特明斯特音樂學院擔任鋼琴教授

 image

鋼琴獨奏演出:

 

1998:在第23屆伊斯坦布爾國際音樂節上與不來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合作,由托馬斯·亨格爾布洛克(Thomas Hengelbrock)指揮,進行鋼琴獨奏

1998:在德累斯頓中德廣播公司音樂節上與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的獨奏合作,演奏室內樂

1999:參加荷蘭恩斯赫德的斯特拉文斯基(Strawinsky)音樂節

1999:參加明斯特“神秘與機器”音樂節

2001:參加福伊希特旺根“2001年度鋼琴節”

2005:參加“海德堡之春”音樂節

2005:參加奧爾登堡“新波羅的海音樂”節

2005:參加明斯特新音樂協會(藝術學院)舉辦的“漫長音樂夜”

2008:參加波鴻“聆聽時刻(Ohrenblicke)”音樂節及杜塞爾多夫/明斯特“08年的琴鍵”當代鋼琴音樂節

 

 image

室內樂演出:

 

在2002年丹麥歐登塞新音樂節等節日上與小提琴手海爾格·斯拉托(H.Slaato)及中提琴手安妮特·斯拉托(A. Slaato)合作進行二重奏

為女中音歌手安妮特·克萊那(Annette Kleine)進行鋼琴伴奏。參與各種音樂會,例如:

1997:霍姆布洛伊希島第14屆歌曲詮釋暑期班的“舒伯特與20世紀的樂聲”音樂會

2001: 霍姆布洛伊希島“相似風格”音樂會,全年不同時間彈奏從斯卡拉蒂(Scarlatti)到李斯特(Liszt)的歌曲和鋼琴樂

2003:在明斯特艾德羅斯登霍夫宮殿舉行的“夢想與現實”音樂會:彈奏從舒伯特到里姆的歌曲(參見評論與項目)

2000年起,與漢諾威“Nomos 四重奏”合作

不來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的室內樂合作伙伴

 

-為不萊梅廣播公司錄制了無數不同陣容的曲目,例如:1997年錄制馬勒(Mahler)、福萊(Faure)的鋼琴四重奏及舒伯特(Schubert)的鱒魚五重奏

2002:肖恩斯(C.S.Seans)二重奏奏鳴曲以及拉威爾(Ravel)和普朗克(Poulenc)的鋼琴三重奏

1998:在不萊梅“艾斯勒音樂節”上演奏漢斯·艾斯勒(H. Eisler)的曲目

2001:在第12屆不萊梅國際音樂節上演奏安東尼·勃蘭特(Anthony K Brandt)的鋼琴五重奏

 

與大提琴手馬蒂亞斯·奧利維耶拉·德·平托(Matias Oliviera de Pinto)在韓國大田(培才大學音樂廳)等地舉辦音樂會

2007年起與卡羅琳·韋徹特(Caroline Weichert)合作進行鋼琴二重奏


 

當代音樂演出:

自“我們的當代音樂”這一高校項目建立以來,他每年都作為獨奏和室內音樂家積極參與。他與眾多當代作曲家合作,例如:沃爾夫岡·里姆(W. Rihm)、德特勒夫·格蘭納特(D. Glanert)、 愛迪生 ·杰尼索夫(E. Denisov)、曼弗雷德·特羅哈恩(M. Trojahn)、彼得里斯·瓦斯克斯( P. Vasks)、迪特·施內貝爾(D. Schnebel )、喬治·本杰明(G. Benjamin)、克里斯托弗·彭德雷茨基(K. Penderecki)、馬賽厄斯·平茨徹(M. Pintscher)、近藤讓(Jo Kondo)、久保摩耶子(M.Kubo)、曼弗雷德·斯坦克(M.Stahnke)、邁克爾·登霍夫(M.Denhoff)、佐爾坦·耶奈伊(Z.Jeney)。

 

1996:在明斯特“亨策音樂節”上參與了卡斯滕·亨尼希(C. Hennig), 喬治·海杜(G. Hajdu), 埃伯哈德·赫佩(E. Hüppe), 近藤讓(Jo Kondo), 巴拉考斯卡斯(W. Balakauskas), 邁克爾·登霍夫(M. Denhoff), 豐泰恩(J. Fontayne), 安妮特·施倫茨(A. Schlünz)等人部分作品的首演,并演奏了漢斯·維爾納·亨策(H. W. Henze)的所有鋼琴曲目,在演奏前對作品進行介紹。

2002:丹麥歐登塞新音樂節的獨奏及室內音樂家

2000:莫伊蘭德城堡“ 博伊斯風格”音樂節獨奏

2002:在明斯特“神秘與機器”音樂節上演出

2005:在不萊梅廣播公司介紹盧卡·隆巴迪(L. Lombardi)的節目中充當獨奏和室內音樂家

2008:參加明斯特“身邊的時間”音樂節

擔任不來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的鋼琴演奏家

1995:與不來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一同參加美國巡演

1997/99:參加不萊梅音樂節

2003:參加不萊梅音樂節

2005:參加不萊梅“萊斯莫納之夏”

 

在音樂會上與眾多指揮合作,例如:托馬斯·亨格爾布洛克( Thomas Hengelbrock), 丹尼爾·哈丁(Daniel Harding), 羅杰·諾林頓(Roger Norrington), 海因茲·霍利格(Heinz Holliger), 帕沃·耶爾維( Paavo J?rvi),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吉里·貝洛拉維克(Jiri Belochlavek), 喬治·本杰明(George Benjamin), 海因里希·席夫(Heinrich Schiff), 彼得·魯日茨卡(Peter Ruzicka)。

 

其它成就:

 

1995/96:“和平萬歲(Vive la paix)” 專輯,德語名:“和平到來”(Her mit dem Frieden)” —— 與歌手讓·克勞德·塞費里安(Jean Claude Seferian)合作,演奏布雷(BreI), 韋克(Wecker), 塞費里安(Seferian), 拉夫(Rave) 等人的德國香頌及法國香頌

1995:與啞劇演員克勞斯·雷澤爾(Klaus Renzel)合作開設項目。節目中使用巴赫(Bach)、拉夫(Ravel)的作品以及即興創作的部分。

有自己的改編作品及作曲。

1996:與藝術家組合“三月十日”一同為慕尼黑倫巴赫美術館康定斯基(Kandinsky)作品展的“黃聲”音頻之旅進行音樂設計

1999/2000:在香頌節目上與香頌女歌手霍爾特坎普(S. Holtkamp)合作,演奏“火焰之心”以及霍蘭德(Holl?nder)、克雷斯勒(Kreisler)的香頌,此外還有由他自己改編的作品

1996:慕尼黑倫巴赫美術館康定斯基(Kandinsky)作品展的音樂設計

明斯特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博物館弗里茨·溫特(F. Winter)作品展的音樂設計

慕尼黑新繪畫陳列館弗里茨·溫特(F. Winter)作品展的音樂設計

2001:在克萊夫莫伊蘭德城堡舉辦的愛德華多·奇利達(Eduardo Chillida)“埃爾卡圖(ELKARTU)”作品展

2004:多特蒙德藝術與文化史博物館舉辦的舒馬赫作品展

2003:“修道院風暴與侯爵革命”作品展

2000年起,與斯蒂芬妮·拉夫(Stephanie Rave)合作錄制香頌作品,一同演出,內容包括克雷斯勒(Kreisler)、霍蘭德(Holl?nder)等人的香頌作品。

2001:為雷杜塔劇院改編作品

2001:為電影《情迷巴黎》(編劇及導演:埃克·貝蘇登(Eike Besuden)和 帕果·巴爾克(Pago Balke))彈奏由卡斯滕·岡德爾曼(Karsten Gundermann)所作的電影音樂。

2001:與大提琴手施特凡·施拉德(S.Schrader)及朗誦兼啞劇演員穆勒·奧森(J.Müller-Othzen)一同參與不萊梅廣播公司的項目,用莫根施特恩(Morgenstern)的詩和德彪西(Debussy)的大提琴奏鳴曲進行即興創作

參加亞美尼亞埃里溫2010年“埃里溫視角”音樂節

2008年明斯特漫長音樂夜






image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