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累斯頓音樂學院 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他們的出身與名稱卡爾·瑪利亞·馮·韋伯,弗朗切斯科·莫克和理查德瓦格納有關。今天,600多名年輕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德累斯頓的音樂學習。
了解更多Hochschule für Künste Bremen 不來梅藝術學院 德國的一所著名的音樂與藝術大學。不來梅藝術學院成立于1873年。不來梅藝術學院設有藝術與設計學院、音樂學院。
了解更多在德國古典音樂的發展的里程中,音樂之父巴赫最初開墾了這一片音樂熱土,為古典音樂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過數代人的努力,終在德國著名鋼琴家、作曲家門德爾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1847)的努力下付諸于行動,把理想變為現實,1843年1月,在國家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門德爾松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音樂大學,萊比錫市的“門德爾松國立音樂與戲劇表演大學(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Leipzig) (簡寫 HMT Leipzig)。中文又譯:萊比錫國立音樂學院
了解更多關于“法蘭克福-霍克音樂學院”:法蘭克福音樂和表演藝術學院,其歷史,可追溯到1878年。當時,為遵循法蘭克福市市長約瑟夫·霍克(Joseph Hoch)的遺愿,把他的全部資產捐獻并建立一個面向社會開放的“音樂中心”培訓學校,旨在培養青年音樂愛好者。根據信仰人們相信“捐助者得永生”,所以人們以霍克市長的名字(Hoch),命名這所學校為“法蘭克福-霍克音樂學院”(Frankfurt - Hoch’s Konservatorium)泰斗夫人的鼎力相助:法蘭克福-霍克音樂學院,坐落在蜿蜒的美因河畔。并且,德國浪漫派鋼琴泰斗舒曼的夫人——克拉拉·舒曼教授曾在此執教,法蘭克福-霍克音樂學院也因此名聲大噪。很快,世界各地的學生都來到法蘭克福,希望能在這所學校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了解更多德國富克旺根藝術大學(Folkwang Universität der Künste),位于魯爾區,有艾森、杜伊斯堡、波鴻、多特蒙德四個校區,建校已有80年的歷史,有328位教師(人數第一)、近2000學生,在綜合學術影響力方面、學生人數等方面,在德國同類大學中排名第二,僅次于柏林藝術大學。大學地處發達的北威州,在政府和基金、財團的財政支持下,大學合并了四所藝術高校,正處于迅速的上升階段,可以更有條件的吸引高水平的老師,目前大學在教師人數、外聘教師來源方面已遠超柏林藝術大學的250人,開設有音樂、舞蹈、戲劇表演、設計、科學研究五個專業系(是德國僅有的兩所專業齊全的綜合類藝術大學之一),其音樂、戲劇表演系、設計系在德國占據領導地位,尤其現代舞舉世聞名。德國藝術大學第一個在華團體直通車項目:大學直接合作,特別錄取條件,大學直接在國內簽發專業通知書,國內德語初級基礎,由學校負責安排審核和簽證,校方安排團體返簽簽證,確保簽證率。出國前接機、住宿均安排好。
了解更多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大學(Hochschule fue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 [德])中文慣稱:柏林音樂學院。位于德國首都柏林。柏林市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面積約880平方公里,人口約350萬。哈韋爾河與普雷河流經柏林,柏林還有全德國最大的城市森林。鳥瞰柏林,其周圍被森林、湖泊、河流環抱。環境優美、愜意。優越的人文地理環境,及眾多藝術家和音樂家積極影響,為漢斯•艾斯勒音樂大學提供了廣泛而有吸引力的學習機會,和良好的藝術氛圍。
了解更多柏林藝術大學(簡稱:UDK)擁有300多年的建校歷史,是德國最大最古老的藝術院校,同時也是歐洲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在19世紀60年代學校進行體制改革后,重組為4大學院30多個科系,目前在校學生4000人,其中留學生有800人之多,同時,每年大約100多名學生被派往其它高等藝術院校學習、交流,因此,被譽為“國際交流與對話中心”。學院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能力,培養出了一大批名揚世界的藝術家,不管從教育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來看,還是從學校的總體構架來看,柏林藝術學院都可以稱之為德國院校發展先鋒。
了解更多斯圖加特音樂學院”成立于1857年,在1865年正式定名為“音樂學院”。 這個時候它既是專業的音樂家又是業余音樂愛好者的音樂培訓學校。 直到1921年兩部分才得以分開,并改名為“符騰堡州音樂學院”。盡管有兩次名稱的變化,但斯圖加特音樂學院從一開始就從事著非常有系統的教學工作。這使得這所學校的學生人數始終居高不下,而校長都達到了令人驚訝的長時間的任期,也保證了學校的專業水平。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