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拉姆-施密特-萊昂納爾迪教授
Prof.Wolfram schmitt-leonardy
曼海姆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教授
–澳大利亞國家音樂學院鋼琴系臨時主任
–巴黎音樂師范學院客座教授Alfred Cortot
–杜塔爾WSL學院教授兼教育總監
–杭州郎朗藝術世界副教育總監
–布雷西亞國際鋼琴學院教授
–斯圖加特羅姆學院客座教授
德國曼海姆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教授Wolfram Schmitt-Leonardy沃爾夫拉姆-施密特-萊昂納爾迪教授將于2025年8月-9月來華授課!
01
學習經歷
沃爾夫拉姆-施密特-萊昂納爾迪教授是當代頂尖的鋼琴家和教師之一。他曾師從邁克爾-龐蒂(Michael Ponti)、貝恩德-格萊梅瑟(Bernd Glemser)、阿德里安-艾施巴赫(Adrian Aeschbacher)、喬治-弗里德里希-申克(Georg Friedrich Schenck)、維塔利-馬格里斯(Vitalij Margulis)、亞歷克西斯-魏森堡(Alexis Weissenberg)、捷爾吉-塞博克(Gy?rgy Seb?k)和于爾根-烏德(Jürgen Uhde),對 19 世紀和 20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傳統和流派有了深刻的印象。作為主要國際比賽(包括拉赫瑪尼諾夫國際比賽)的獲獎者,他開始了成功的鋼琴家生涯,并因此獲得文化獎、贊助獎和獎學金。音樂雜志《Fono Forum》主編將他評為年度最佳青年藝術家。
02
錄制CD
作為各種系列音樂會和音樂項目的發起人和藝術總監,他致力于培養年輕音樂人才。他為Brilliant Classics、EBS和Piano Classics錄制了多張標準CD唱片(肖邦:奏鳴曲、前奏曲、即興曲、圓舞曲全集;勃拉姆斯:變奏曲全集;舒曼:狂歡節、交響回旋曲、夜曲、鋼琴曲、托卡塔、激情前奏曲;門德爾松:隨想曲、變奏曲等......)、 格什溫:《藍色狂想曲》、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卡巴列夫斯基:《奏鳴曲與前奏曲》、拉赫瑪尼諾夫/瓦倫貝格:《第二鋼琴與樂隊交響曲》世界首演錄音。) 他曾多次在國際專業媒體(《美國唱片指南》(美國)、《留聲機》、《BBC 音樂雜志》(英國)、《Fono Forum》(丹麥)、《Pianonews》、《Piano》(法文)、《Diapason》(法文)、《Piano》(英國)、《Klassik Heute》(丹麥)、《Muzycka21》(波蘭)、《ClassicsToday》、《MusicWeb》、《Enzyklop?die Pianisten Profile》、《Die ZEIT》)上獲得唱片大獎和頂級評論。
03
樂團合作
作為獨奏家,他曾與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柏林交響樂團、民族愛樂樂團、匈牙利愛樂樂團、斯洛文尼亞廣播交響樂團、奧斯特拉瓦雅那切克愛樂樂團、萊茵蘭-普法爾茨德意志國家交響樂團、泰國愛樂樂團等世界知名樂團合作演出。他的室內樂作品包括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格什溫、馬蒂努、伯恩斯坦和霍內格的協奏曲。他的室內樂合作伙伴包括柏林愛樂四重奏(柏林愛樂樂團弦樂四重奏)、梅洛斯四重奏、阿瑪蒂四重奏、羅丹四重奏、古爾澤尼奇四重奏、斯圖加特管樂五重奏、沃爾夫岡-伊曼紐爾-施密特、邁克爾-龐蒂、英戈爾夫-圖爾班、帕維爾-維爾尼科夫、瓦萊里-艾馬爾、吉多-謝芬、喬治-弗里德里希-申克、毛里齊奧-巴格里尼、桑德琳-坎托雷吉等。
04
音樂會足跡
他的音樂會足跡遍布各大音樂廳和音樂節(柏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柏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圣彼得愛樂樂團)、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法蘭克福阿爾特歌劇院、北京紫禁城音樂廳、邁阿密國際鋼琴節、圣彼得堡 “懷特之夜 ”音樂節、郎朗大運河國際鋼琴節、武漢琴臺音樂廳、天津音樂廳)。彼得堡、郎朗大運河國際鋼琴節、武漢琴臺音樂廳、天津音樂廳、慕尼黑音樂廳、柏林音樂節、維琴察奧利匹克劇院、莫斯科音樂節、凱米爾國際音樂節、Choriner Musiksommer、Internationale Musiktage im Dom zu Speyer、馬來西亞國際鋼琴節、曼谷愛樂樂團、波蘭東西部音樂節、薩爾音樂節、河內歌劇院、彼爾姆愛樂樂團(獨聯體)、 克勞森堡莫扎特音樂節、施韋琴根莫扎特音樂節、亞歷山大歌劇院、開羅馬納斯特里宮、盧布爾雅那愛樂樂團、羅茲愛樂樂團、波茲南愛樂樂團、蘇德卡愛樂樂團、馬尼拉 CCP、萊比錫門德爾松音樂廳、加拿大基爾本系列、邁阿密阿德里安娜-阿什特表演藝術中心、拜羅伊特、Opusfest(菲律賓)、克勞森堡愛樂樂團、喀瑯施塔得愛樂樂團、赫爾曼施塔特愛樂樂團、特梅斯瓦爾愛樂樂團等等。
05
教學經歷
他在德國舉辦大師班(如 歐洲音樂學院(哈勒)、拜仁音樂家協會(Tonkünstlerverband Bayern)、慕尼黑音樂學院(Gasteig München)、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Theater Hamburg)、青年獨奏家論壇(Forum junger Solisten/WSL-Masterclass))、馬來西亞(國際鋼琴節)、意大利(阿米亞塔鋼琴節、維琴察音樂學院、布雷西亞人才音樂夏季課程)、中國(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杭州郎朗音樂節)、菲律賓(“Opusfest”)、 俄羅斯(彼爾姆國際管風琴節)、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和錫比烏國際莫扎特音樂節)、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法國(迪納爾國際音樂節)、泰國(曼谷瑪希隆大學)、南非(開普敦和斯泰倫博斯),以及為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在慕尼黑、巴塞羅那、維也納(音樂會)和華沙(肖邦學院)舉辦音樂會。
沃爾夫拉姆-施密特-萊昂納爾迪教授自 2008 年起在巴黎阿爾弗雷德-科爾托音樂師范學院任教。2010 年,他被任命為慕尼黑音樂與戲劇大學鋼琴教授;2016 年,他被任命為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鋼琴教授;2017 年,他被任命為曼海姆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鋼琴教授。自 2018 年起,他還擔任布雷西亞國際鋼琴學院教授。從2020年起,他還將作為客座教授在斯圖加特羅姆學院任教。最近,他成為中國郎朗藝術世界的副教育總監。他的音樂理論著作《藝術鋼琴技巧》也已在中國出版。
他是主要國際鋼琴比賽的評委(包括德國國際鋼琴獎評委會主席、埃皮納爾國際鋼琴比賽、大運河國際郎朗鋼琴比賽、泰國國際鋼琴比賽、ClaviCologne、MozArte、Pietro Argento (I)、Piano Loop (Croatia)等國際比賽)。近年來,他的學生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得了 40 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