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鋼琴伴奏必須掌握的小技巧
2021-06-25   1318

鋼琴伴奏必須掌握的小技巧

由歌唱家或小提琴家在臺上的單獨表演,他們通常有一位鋼琴家擔任伴奏,這與由樂隊伴奏的獨唱或獨奏是有所不同的。把有伴奏鋼琴家參與的演出完全說成是獨奏或獨唱表演,這對于鋼琴家的存在是徹底的忽視或否認。

也有人認為,在室內三重奏或四重奏中鋼琴家比那些僅僅是為獨唱或獨奏伴奏的鋼琴家更為重要,C.P.E巴赫曾認為:“參加演出的人越少,伴奏就會越出色”。已有許多鋼琴家把伴奏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如美國的阿圖爾·巴塞姆、馬丁·卡茲、薩繆爾·桑德斯等,他們的業績已得到公認。其他如達爾頓·巴德溫、埃文·蓋茨、米歇爾·伊薩等,他們的伴奏也已享譽歐洲。越來越多的鋼琴家開始注重音樂本身而不是他們自己,他們在伴奏和室內樂中體會著整個音樂世界。
在實用主義的年代,選擇職業并進入專業化已經大大提前了,作為教師我們理應在學生們開始其藝術生涯之初就引導他們學會欣賞合奏音樂。如果他們中有人選擇伴奏作為其擇業方向,那么他們將會發現一名優秀的伴奏家在音樂領域中,會比一名獨奏演員有更多的演奏機會。即便不是單純地為了選擇職業,我們仍然應當鼓勵他們經歷伴奏鋼琴家所能經歷的豐富體驗,從而培養其多方面的演奏技能并完善其對音樂的理解。


為歌唱演員伴奏的鋼琴家必須具備獨奏鋼琴家的一切技藝和水平,并且還需掌握更多的技巧。那么,必須具備的技能或技巧應有些什么呢?

1、自如地控制鍵盤

最基本的應是能完全自如地控制鍵盤,即通過琴聲表達演奏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與獨奏相比,為歌曲伴奏的鋼琴演奏中雖然可能不太運用雙八度音,但彈奏任何一支曲子,如舒伯特的“魔王”,都要求伴奏者必須具有獨奏的水平和技巧。
所謂技巧的含義絕不僅是指演奏者能彈得很快、很響,它包括觸鍵和音色的許多重要方面。它甚至要求伴奏者比獨奏者有更高的水平,必須能彈出最豐富的音色變化。
在一場音樂會中,獨奏者需要表現的可能有:模仿吉它的聲音(如格瑞拉多斯的《安達魯薩》)、演奏婉傷的歌曲(如門德爾松的《無詞歌》)、表現暢游在波光鱗鱗水中的金魚(如德彪西的《Prissons dor》);
而作為伴奏者在一首15分鐘的舒伯特的歌曲中,可能需要有這樣的表現技能:表現類似吉它撥弦的聲音(如《小夜曲》)、描繪類似紡輪的旋轉(如《Gretchen am Spinnrade》)、表現鱒魚在溪水中暢游的歡快(如《鱒魚》)。
上述比較表明,音樂本身就是音樂,伴奏與獨奏都是對音樂的表現,在這一點上兩者并無大的差異。

image

2、對力度有深刻理解

力度應當是伴奏技巧的內容之一。伴奏者必須具有對力度的深刻理解,應當知道何時表現何種力度。力度的控制是個相對的變化概念,它與音響的環境有關,如一個房間的大小如何(無論是否鋪有地毯),一架鋼琴的特性如何,更為重要的是歌唱家的音域和音色如何,例如女高音與低沉的鋼琴的配合就比男中音與鋼琴的配合效果要好得多。
不過在登臺演出之前,僅僅對歌唱家的音域和音量有所了解還不夠。每支曲目必須逐節進行分析,例如若原樂譜中某些段落的鋼琴伴奏過于激烈,那么是否有必要改為柔和些?
是否有必要在某些段落中將鋼琴的音量控制在演唱者的音量內?是否某些段落需要歌聲比琴聲更大?是否有某些小節需要演唱者的歌聲比琴聲更輕柔一些?
另一方面,伴奏者必須以足夠的音量支持和烘托出歌曲的藝術感染力,當鋼琴演奏序曲、幕間曲、尾聲時,一定要能充分、準確地表現曲作者的原創意圖與感情。如果伴奏者總是在問自己:“我的聲音是否太大了?”那么其結果只能使伴奏音樂顯得軟弱和卑怯。所以,對力度的控制是一種均衡技能的表現。在演奏獨奏作品時,左右手的配合是均衡的關鍵,它保證了整個旋律的流暢、清晰。在為歌曲伴奏時,均衡的關鍵不僅在于左右手的配合,還在于琴聲與歌聲的配合。此時取代雙手“二重唱”的是左手、右手、歌聲的“三重唱”。而歌聲與琴聲之間的均衡主要是由伴奏鋼琴家來完成的。


3、完美的節奏和速度

最后要提到的兩種技巧是關于節奏和速度。完美的節奏是使歌曲具有魅力和使歌唱者保持激情的必要因素。伴奏者在演唱歌曲之前能對排練時確定的速度保持清醒的記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他還必須能靈活地在演出中隨時調整節奏,假如當演出時節奏與排練時的節奏出現不一致時,或者是演唱者因臨時性的換氣或停頓突然改變了原來的節奏時。
當演唱者表演較長的唱段時,靈活地控制節奏也同樣很重要,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唱得稍快一些可以鼓舞歌唱者的信心。當歌唱者演唱特別長的唱段,或是想強調某個重要唱詞或某種情緒時,適當地放慢節奏可以使這種表演輕松自如。而在某些唱詞或唱段中,伴奏者則必須與歌唱者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不是自行其事。
不過上述技巧只有當伴奏者具備堅實的樂理修養知識才能真正得以發揮。因此伴奏者必須具備包括和聲與旋律對位、樂章分析、靈敏的聽力以及表現樂曲的風格等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
眾所周知,一位優秀的伴奏者通常也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而且在樂理方面的修養可能比接受其伴奏的演唱者更深厚。許多歌唱家藝術生涯的起始常常是他們圓潤甜美的嗓音,然而卻沒有多少理論修養引導其發揮藝術上的天賦。在筆者看來,有些歌劇明星演員或歌唱家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們優美的嗓音,而他們的伴奏者卻往往充當著他們的指導教師,幫助他們識譜、正音以及更好地表達作品的內涵,甚至詳細地解說歌詞等等。



image

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