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家長的疑問:正常孩子學琴進度是怎樣的?我家孩子能不能在兩年之內考到五級?
相信很多鋼琴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碰到這樣的家長:“我朋友的孩子學了兩年鋼琴就考過了五級,想問問老師,我的孩子能不能也在兩年內考過五級?”
碰到這樣的家長,大多鋼琴老師都會耐心的和家長解釋:學琴并不是為了考級,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不能以考級為目的學琴,一味的趕進度,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
郎朗的啟蒙老師著名音樂教育家朱雅芬教授曾說:“一學琴就得成為郎朗、李云迪的想法可以理解,但不太現實。抱著功利的學琴心態,不可能培養出下一個郎朗。”
因此,對于孩子學琴考級這件事,家長要理性的面對,急于求成,反而會弄巧成拙。
1 盲目攀比是學琴大忌
很多的琴童家長和上文提到的家長一樣,他們都有類似這樣的困惑,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琴的時間并不長,卻可以輕輕松松拿下好幾級,我家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做到?”
事實上,學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盲目攀比。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每個學琴的小天使都存在個體差異,他們對樂器,樂譜的理解和感知力不同,因此,家長不能用別人家孩子的學琴程度來衡量自己家孩子的學琴水平,要知道那些真正有天賦的孩子,他們對于音樂的感悟能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如果家長把這類琴童也歸為自家孩子的對比對象,那無形中將給孩子造成壓力。
2 影響孩子學琴進度的因素很多,
不能一概而論
“正常孩子學琴進度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影響孩子學琴進度的因素很多,除了教師教學水平,孩子練習程度,家長的重視程度同樣占到了很大比重,不同的家長對于琴童的教育方式各領千秋,因此,不同孩子的學琴進度也各不相同。
從孩子學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直觀地看出孩子現有水平、對于學琴的悟性,以及成長速度快慢與否,至于“進度”很難估測。正如上文提到的,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每個學琴的孩子對于樂理知識的接受程度,以及彈奏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說,不能對所有孩子的學琴進度一概而論,并將其固定為一個統一的標準。
3 考級不是學琴的目的
每一個家長對于琴童考級的期待值和重視程度都是無可厚非的。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努力學習,不斷過級,不斷展現出更高的彈奏水平。
但學琴不止于考級,而是有更高的目標在等著琴童小天使們,那就是在學琴過程中,他們要保持對音樂的熱愛,同時也可以收獲做事堅持、有毅力等品質。
家長在督促孩子學琴的過程中,可以鼓勵孩子學會與之前的自己做對比,當孩子與之前的自己相比彈奏能力在不斷提升,這就足以證明他在不斷的進步。
比起盲目追求考級進度,匆忙定下考級目標,不如通過鼓勵和陪伴督促孩子不斷進步成長,在學琴的過程中,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的,只有腳踏實地的練習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學琴正確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