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學琴若干年后,你的大腦發生了什么改變?
聰明人學鋼琴,學鋼琴人聰明,這句話不無道理。學鋼琴不僅是一門藝術,而是練就大腦,鋼琴演奏者在彈奏時,大腦神經中精細零件的運作方式與普通人不一樣,彈鋼琴使他們的大腦十分獨特。堅持學琴若干年后,你的大腦會發生以下的變化:
大腦發展更平衡
我們大多數人的大腦生來左右腦發展就不均衡,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的大腦發展都有所偏倚,比如有的人寫字,吃飯時喜歡用右手,而有的人喜歡用左手。彈鋼琴的人也不例外。不同之處在于,他們在練習鋼琴的同時,也在鍛煉左腦和右腦。
要演奏出美妙的音樂,鋼琴演奏者必須要練習雙手協調性。如果兩只手的力量和技巧不平衡,就無法彈奏出優美和諧的音樂。如此經過長時間練習,他們的大腦也會發展得更加均衡。
更有邏輯思維
鋼琴演奏者大腦額葉更容易形成聯結。這意味著什么呢?
額葉是大腦中很靈活的部位,它控制著人的情感反應,社會行為,甚至沖動情緒。如果大腦額葉連接更緊密,那么控制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就比大多數人更強。
這還意味著,鋼琴演奏者可能有更強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執行多重任務的技能,且有更豐富的創造力。
更自由的表達自我
安娜·皮尼奧博士在一項研究鋼琴彈奏者大腦活動的創造力研究中發現,技藝精湛的演奏者能在彈鋼琴時打破大腦中模式化反應,摒棄陳詞濫調,用音樂表達真實自我和內心愿景。
使用大腦更高效
大腦動作技能部分所消耗的能量較少,一旦你掌握了鋼琴這門技藝,大腦這部分所需要的血液和氧氣就更少。這些血液和氧氣能用于大腦其他部位,比如歌曲作詞和情感聯系。
學習鋼琴是一個漫長的歷練過程,但每天的堅持,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孩子也許不能成為鋼琴家,但學習鋼琴一定會給他帶來受用一生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