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沒有孩子是不適合學音樂的!
2020-10-26   627

沒有孩子是不適合學音樂的!

現在音樂教育是個熱門話題,沒有幾個學生不會一件樂器或沒上過藝術課的,但是學得好的、學得精的能堅持下來的卻少之又少。基本用的都是過去時,我曾經學過......我以前學過......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音樂教育的八大誤區,看看你中槍了嗎?

                                              盲目追求速度

大家都知道《野蜂飛舞》技術高,速度雖然是考驗一個人技術高低的標準,但卻不是一步就能達到的,殊不知慢練才是王道。一些人盲目的追求曲子的速度和進度,想很快的達到自己理想的效果,孩子在練習時由于家長很多都是非專業的,所以也沒有特別仔細關注過程,停頓了幾次,出現了幾處錯音,幾處重復,只是大概聽起來還不錯,就沒有再繼續深究了。其實不知道的是,那些都是你的錯覺,曲子其實已經是漏洞百出了。

彈琴最忌諱的就是錯了不改,不重視細節符號。這是非常不利于進步的一種誤區,長此以往下去如果在經常出錯的地方不及時改正,就會產生錯誤的記憶點,以至于每次一到固定的位置時就會卡頓、就會先錯在改對。

                                        孩子不堅持=沒興趣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輕松愉快的事物,而練琴的剛開始都是很枯燥的,那種剛開始被音樂吸引的心情就會產生變化,這很正常,但此時因為孩子們是沒有一個正確的對事物的判斷的能力,遇到困難都會想到退縮,其實他們并不是真的沒興趣了,只是再退縮在逃避。 如果這個時候你真的放棄了那么就會像蔡康永說過的話一樣:“15歲的時候覺得游泳很難,放棄了游泳。18歲遇到喜歡的人約你游泳,你只好說不會。18歲的時候覺得英語很難,放棄了英語,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也只好說我不會。所以堅持是在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也最難做到的事情。”而對于孩子來說,其實家長的堅持比孩子的堅持更重要。

                                 音樂課為文化課讓路

很多時候我們學習藝術、學習音樂,就是為了為自己多貼上一層標簽,多為自己爭取一些機會。有一名音樂老師,跟我說她聽過最多的請假理由就是,孩子今天有英語課,音樂課不上了。明天有考試今天得復習,音樂課不上了。 關于這件事情雖然能理解但是不能夠被認同,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考第一名的孩子可能從來沒有耽誤過一節音樂課,我們應該從根本上改變學音樂會耽誤學習的誤區。很多時候音樂起到的是一種調節作用,是一種在忙碌學習中迅速緩解疲勞的方式。如果每次一遇到什么事情音樂就會被列為最先取消的名單里。音樂也是有連續性的,經常串課造成不固定的練習和學習方式,對技術的培養是一項很大的傷害。并且如果家長經常取消音樂課,孩子潛意識里就會對音樂課產生不重視的心理,那又怎么學好音樂呢!其實我們對音樂課和文化課應一視同仁,不偏見。

                                  瘋狂追求考級


在音樂教育里面一些老師、家長似乎對獎杯、資格證等榮譽類證書格外癡迷。考級的證書就像一個身份階級的證明一樣,有手里沒有個幾本幾摞的就像低人一等,不考個某某樂器幾級就不好意思說出去一樣,被人們莫名的追捧。不可否認的是,參加一些表演類的比賽是可以鍛煉孩子的一些能力。但是功利心的考級并不可取,而且也容易存在很多弊端,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的級數更高,那就不得不練習一些還不是他現在水平能駕馭的作品,這就叫拔高。拔高就需要孩子用更多的時間去練習、去理解,不僅耽誤了正常的學習規律,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挫敗感,影響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其實考級對于一個人音樂造詣的高低,并沒有什么參考價值,主要還是要看實力的。

                                               隨波逐流

隨波逐流是大多數人容易犯的錯誤之一,在音樂教育里也是一樣,大家學什么我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也要學什么。這實際上是否定了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獨特差異性,而且也不利于孩子的發展,因為一種領域的學的多了,競爭也相對激烈,如果你剛好沒天分,那出頭就太難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鋼琴,小提琴,口琴,架子鼓。小孩一定要尋找自身優勢,按照自身的喜愛選擇發展,其實給孩子一些空間選擇嘗試,有興趣的開始學習不是更好嗎?

                                                          瘋狂追求名師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這句話并沒有錯,當你達到一定音樂水平時,你需要有造詣的老師為你指點迷津,但同樣也有云里霧里不知所以的情況發生,就比如,你在看一本別人都推薦的寫的很好的書,但你卻沒看懂是一樣的,老師還是好老師,但也許你暫時還不需要這樣的老師來學習,打好基礎才是最重要的。 盲目的追求名師勞民傷財也許意義也不大,而且當你還只是菜鳥時,你需要的是一個可以培養你興趣、認真負責、有耐心糾正你小毛病的老師,而不是一個每上一節課都要預約很久的名師。其實選擇適合的才最重要。

                                                只上課不練習

有些學生每周都去上課,但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回家不愛練琴,然后下周仍然去上課,甚至一周要上好幾節課但是表現的不好,周而復始學了好幾年可是水平不見長,這就是最大的誤區。不要以為學的年頭長,課上得多學的就一定好。

練琴時間的長短才是檢驗一個人水平高低的標準。試想一下每周上課一小時,回家不練琴,一年下來一共48小時才練兩天的琴,這樣的量難道不可怕嗎?技術的積累那可是全靠練琴在支撐啊。可能剛開始學的簡單我們看不出差距,但是時間長了優勢劣勢就很明顯了。

TA不適合學音樂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懷疑、顧慮、疑問。也許是因為自己五音不全怕遺傳給孩子,也許是因為孩子似乎從來沒有過多的表現出對音樂的喜愛,也許是她很羞澀不善于人前表達等等。但請相信一件事,那就是沒有孩子是不適合學音樂的,就連失明失聰有殘缺的人們都可以成為音樂家,何況是正常的孩子。而且這也是有科學根據的,音樂不但可以讓猛獸安靜下來,對人類有更多的益處,學音樂可以讓人思考更清晰、更容易專心、培養想象力、提高手腦協調能力、疏解各種壓力,使人身體更健康。所以別再說你的孩子不適合學習音樂了,其實可能只是你沒找對方式而已。






image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