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賦

2020-10-21

547
學鋼琴,努力就是最大的天賦
01 .貝多芬——每天練琴八小時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二樂章
貝多芬四歲開始練琴,嚴厲的父親要求他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8個小時以上。不論寒暑,即便成名之后也是如此,并努力地提高他的鋼琴演奏技巧。據說每次練琴時,他的身旁都要放一盆涼水,因為練琴時,十指不停運動,手指發熱,他就不時地把手放在水盆中浸泡散熱,然后檫干雙手,繼續練琴。為了不停地練琴,不停地浸泡,一盆涼水很快就用完了,地板上也灑滿了水,并慢慢地流到樓下,漏到正在樓下聽得聚精會神的鄰居們身上,還以為屋頂漏雨呢!
02.舒曼—發明機械來練琴schumann: Kreisleriana, Op.16 - 3. Sehr aufgeregtVladimir Horowitz - Horowitz - Legendary Recordings
?《克萊斯勒偶記》Kreisleriana Op.16
舒曼小時候并不喜歡音樂而是文學,青年時期的舒曼,父親希望他學習音樂,母親卻想他學習法律,后來,他就去了萊比錫和海德堡學習法律,直到1830年,舒曼聽了一場帕格尼尼的演奏會,從此全心投入鋼琴的練習中,立志要成為一名鋼琴家。因為起步太晚,舒曼強迫自己最大強度最長時間的練習。據說他還發明了一種機械來鍛煉手指的肌肉,這種錯誤的練習法導致他右手的中指完全麻痹,成為鋼琴家的希望夢碎,但他并沒有放棄鋼琴,最終成了一名優秀的作曲家。
03.李斯特——為上鋼琴課步行2小時
?李斯特音樂會練習曲S144 No.3“嘆息”
鋼琴之王李斯特曾拜車爾尼為師,他每次來回都要步行兩個多小時去上課,每天練琴4—5個小時,雖然他的鋼琴技巧已經非常嫻熟,但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他仍然反復練習基本功,三度、六度、八度、指法練習、震音等,以致于無人能和他媲美,所以后人才稱他為“鋼琴之王”。

老師都不會經常把“天賦”這個詞掛在嘴邊,總會苦口婆心的跟家長和孩子們說要好好練琴。人們總是喜歡高估天賦在人生路上的作用,給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10000小時定律”:只要經過10000小時的錘煉,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只要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可以變成別人眼里厲害的人,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但是10000小時定律是有前提條件的,因為除了足夠努力、足夠勤奮之外,我們還需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不然你可能只是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