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專家實驗證明,鋼琴學的好的人都有這些習慣
2020-08-18   492

專家實驗證明,鋼琴學的好的人都有這些習慣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鋼琴彈得好,離不開扎實的練習。


茱莉亞音樂學院的Noa Kageyama博士在督促自己的孩子練琴時,要求“多次重復練習就會做得更好”、“一次又一次的累積才能培養(yǎng)紀律”等等……


不過,他知道這些觀點只說對一半。



事實上這并不是一切,要在練習中得到最佳成果,應該是要練得更聰明,而非練得更辛苦。


但怎么樣才叫“練得聰明”呢?一個實驗或許會讓你明白。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音樂學院,邀來17位鋼琴演奏或教育者,練習肖斯塔科維奇《第一號鋼琴協(xié)奏曲》中一個三小節(jié)的過渡樂段。


這個段落中包含了一些需要高度技巧才能克服的困難,一般是無法直接視奏的。


在試驗中,每位受試者有2分鐘熱身時間,然后他們會拿到樂譜、節(jié)拍器和鉛筆。接著他們都可以照自己的需要隨意練習、時長不限,有人8分半就練完,也有人練了57分鐘。


出了琴房,他們就不能再做任何練習,直到24小時后再次受試時,在2分鐘熱身后,每個人都被要求連續(xù)地把這個樂段彈奏15次。


研究者以兩個層次對他們的表現(xiàn)作出評價,基本的層次是彈對音、跟上節(jié)奏,進階的層次則是以聲調(diào)、個性、表現(xiàn)力將17份演奏分出高低。


評分后,他們發(fā)現(xiàn),練得久跟彈得好真的不是同一回事。


同時,在練習中彈奏正確的次數(shù),竟然也跟最后的成果無關。


彈錯的次數(shù)越多的人,最后的表現(xiàn)會越差。


專家在測試完后,從得分較高的人身上,他們歸納出8大練習特點

?在練習中,他們很快就可以做完單手練習,開始雙手并練。


?很快就有音調(diào)變化,這顯示他們對演奏的音樂有了最初的概念。


?練習時有思考,這可以從他們暫停下來看著樂譜、哼唱、做記號、發(fā)出「啊哈!」的理解聲中觀察得到。


?一出錯就會馬上停下勘誤。


?錯誤發(fā)生時,會馬上強調(diào)它。


?每個錯誤的位置與來由都被清楚標明、重新演練與糾正。


?受試時,每次演奏這個樂段的節(jié)奏變化有系統(tǒng)性、符合邏輯、有跡可循。


?重復樂段直到改正錯誤、能夠穩(wěn)定的演奏它為止,所以他們不會在接下來的練習及最后受試中再彈錯。

image

這8個特點中,最后3個最重要,因此,“如何處理錯誤”才是練琴的關鍵所在:


最好的鋼琴家不是不犯錯,也不是一開始就錯得少,所以學得很輕松。


他們會用有效的方式來處理錯誤,以免一再犯錯,最后就能達到“練習中彈對的比例較高”的結果。


具體來說,他們?nèi)绾慰朔e誤?


有些人是分左右手練習、有些是將音樂分段來彈,但不論怎么做,這些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放慢速度。


另外,最好的演奏者在犯錯時,會帶著猶豫、慢速但不間斷地重復,直到停在上次彈錯的地方。


這似乎有助于他們更準確地再次挑戰(zhàn)出問題的部分、用能夠掌握的速度把修正后的演奏拼湊起來,而非一直重復錯誤卻找不出問題所在。


看來秘訣正如蕭伯納所說:“成功并非建立在從不犯錯上,而是建立在不再犯同樣的錯上。”




image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