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準是小提琴的“靈魂”和“生命”,是伴隨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永恒話題,同時也是最難突破的問題。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學者往往發現自己所演奏的旋律不那么悅耳,問題就出在音準上。
訓練音準雖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是有跡可循的。如果你在練琴時,存在音準的問題,想要有所突破,首先就要找到音準差的原因。
總體來說,音準差主要是以下這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
1、耳朵聽不準,自然按不準。這種人不在少數,經常有琴友問我,為什么我練了這么久,音準還是這么差,我問他,你平時練琴有唱譜嗎?有學過視唱練耳嗎?
2、能聽準,但左手控制差,按不準。現在的大部分的老師對于初學小提琴的孩子都會貼把位貼,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找好音準位置,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也大大降低了琴童聽音的能力。
3、小提琴本身質量差。小提琴的弦枕、琴碼、琴弦等等方面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小提琴音準不好,所以在選擇小提琴的時候,千萬不要選擇那種劣質小提琴。
要學好小提琴,一定要非得把音練準。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訓練:
第一、多練耳---要拉得準,就必須聽得準。
當然,從來沒音樂基礎的人也談不上良好的音高辨別能力。我們可以這樣訓練,在老師的幫助下,把要練的曲目反復唱熟唱準,然后再拉。平時還可以多作些有關的基礎訓練,例如聽唱音階、琶音等簡單樂曲,促使自己的聽覺越來越敏銳。
第二、養成正確的左手手型---學習小提琴必須注意正確的手型。
因為演奏小提琴,左手手型比較特殊,不象很多樂器的手型都比較自然舒適。很多情況下,左手肘關節以至腕關節需要向內拐,這個動作不太自然但是必須這樣。五個手指呈半圓形自然環繞,按在弦上的1指與4指隨時都要保持準確的四度關系。4個手指離弦的高度大體一致,處于低空待命狀態,并且指甲幾乎在一直線,朝著自己的臉部。手指之間摁弦距離要根據全音半音隨時調整。半音兩手指一定要緊挨著,全音則隔開(兩個半音的距離)。
第三、左手動作訓練---良好的音準還依賴左手準確敏捷的動作。
剛開始練習發音或訓練音準(如拉音階和琶音)時,注意手到還要心到,要把自己拉的每一個音,與自己事先唱準相應的那個音進行印證。并根據音高差別及時調整手指在弦上的位置。這個階段很重要,是將來的基礎,一定要有耐心練好。以后,還要注意手指按音要有準備,要有預見性。力爭量出下一個音的準確距離,盡量減少音高的誤差。還有,在摁弦的過程中,要根據樂曲需要,有的手指要提前按,有的手指要提前抬,還有很多情況下,手指需注意保留。尤其是在不同的把位,一指要注意正確的位置(關系到其它手指位置正確與否)。
小提琴的音準雖然是比較難的,但只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方法,還是能夠達到比較理想的程度的,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勤學苦練。
只有解決了音準問題,我們在演奏中才不會有后顧之憂,使我們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音樂表現中。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自己的夢想,達到藝術的新境界。
T:1851397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