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在線大師課

藝術院校

考試信息

銜接課程

比賽/游學

成功案例

海外生活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熱點文章

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 — 15歲天才少女倪恩琳
2022-06-14   3406


德國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鋼琴專業倪恩琳


學生錄取


2019年6月28日收到倪恩琳媽媽的喜訊,15歲的恩琳終于拿到了漢堡國立音樂與戲劇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過五關斬六將終于拿到學習位置,喜悅的心情無以言表,就我看來這是實至名歸,是孩子努力付出的結果。印象中這應該是我們辦理考入德國公立音樂學院最小的一位學生。


認識恩琳媽媽最少有5年的時間了,本身也是學習音樂出身的恩琳媽媽很早就為孩子出國留學做準備,她也考察了很多廣州、上海和北京的留學機構,很感謝她最終選擇了我們慧禾幫助她來辦理留學手續。恩琳媽媽很早為孩子規劃留學,與恩琳從小跟隨俄羅斯鋼琴教授學習、參加國際比賽的經歷有很大關系。恩琳也經常參加我們公司舉辦的德國教授來華大師課,每次上課,教授對她都有很好的印象和評價。


留學德國是從2017年開始辦理的,13歲的恩琳在廣州參加漢堡音樂學院馬提亞斯·韋伯教授大師課,上完一節課后,教授對她專業水平非常認可,又給免費指導半個多小時她自己喜歡的一個室內樂作品,我們在場的同事都非常印象深刻,她表演完后露出的稚嫩的笑容讓人感覺到非常溫暖,微笑能帶給人一種治愈的力量。那次大師課后恩琳媽媽就決定送她到漢堡去跟隨韋伯教授學習。

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offer

未成年人出國本身有許多不易,中間有很多復雜的手續,如安排教授、境外監護人、境外吃住行安排、學校注冊等一系列的問題,都隨時要與家長溝通和交流,辦理的過程中,我和恩琳媽媽成為了朋友,也了解了他們的家庭。其實每個孩子的出國都是一次系統的學習規劃,我們留學顧問會根據孩子的喜歡和具體情況為家長出謀劃策,一起選擇最適合孩子的道路,下面我們來一塊了解下恩琳的音樂學習經歷。


學習經歷


倪恩琳,2004年出生在廣東汕頭市一個音樂家庭,受家庭影響,恩琳從小喜歡音樂,三歲開始跟媽媽學琴,2008年起在汕頭中和兒童鋼琴藝術學校學習鋼琴,2018年出國前,師從烏克蘭鋼琴教授 Vera Kozlova。2018 年9月出國,跟隨漢堡音樂學院鋼琴教授馬提亞斯·韋伯學習,于2019年6 月考入德國漢堡國立音樂與戲劇學院。


2011年參加“珠江·愷撒堡”廣東省少年鋼琴大賽,獲得業余二組三等獎;2012年參加第58屆德國戈特里安-史坦威舒曼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在德國布倫瑞克總決賽獲得A1組第一名;2013年參加“珠江·愷撒堡”廣東省少年鋼琴大賽,獲得業余二組一等獎;2014年參加第九屆肖邦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中國選拔賽總決賽一等獎;2017年入圍俄羅斯圣彼得堡第十一屆“通往大師之路”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


疫情下在德學習生活


在漢堡易北愛樂音樂廳小廳演出

文/倪恩琳


今年,我是漢堡音樂與戲劇學院大二下學期在讀。2019年我考上了青年班(Jungstudium),因為不是正式的大學生,沒有機會參加除了專業課以外的課程還有學校的其他活動,與此同時還要繼續在德國的普通高中上學。一個人在陌生的環境要一邊要準備考學還要完成學業,日常生活也沒有家人的照顧,其實當時的壓力也非常大。在2020年終于考上了大學本科,滿懷期待的準備開始大學生活時,沒有想到卻迎來了疫情。學校不得不取消許多活動,還有許多音樂會和試演(Vorspielen),對于我們表演系的同學來講,其實是特別不好的,少了許多鍛煉的機會。但是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學生們對待音樂的熱情并沒有被減弱,也很幸運碰到我的老師,這兩年間在她的指導下,我對音樂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可能我從前對一首曲子的完成會有一種任務感,在整首曲子的演奏中像是完成曲譜中的所有內容,并且對技術的關注度可能有時候會比音樂性更高。但其實最重要的是用心用耳朵去傾聽我們彈的內容,如何高效率練琴也是一門技術。課堂上老師更多的是引導我們去理解每一個作品,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風格,在不同的時代下的音樂創作等等,在了解他們的背景與風格后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將每一首曲目表達出來。


因為疫情的緣故,除了專業課,許多其他的課程都只能在網絡上完成。甚至是鋼琴課也在當時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正好處在備考大學的那段時間,面對各種不可控因素真的還挺崩潰的。在后來大學開學之后的許多課程,像是音樂理論課都是網課方式進行,在家上課缺少氛圍感加上網絡的卡頓,特別是類似聽力課,都是迷迷糊糊的就上完,其實第一學期過的并不充實。不過在后來慢慢地適應后,漸漸找到自己的節奏,說白了就是跟疫情和解了,不過一定要做好防疫措施,學校開始逐漸開放線下課程,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學校當中的課程除了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有音樂歷史之外,還有一些延伸課程,比如運動課,如何緩解練習過程中帶來的肌肉酸痛,如何將對身體的感知融入到藝術等等。還有一些音樂方法學討論課,更加深層地與教授和同學們討論關于大家對于音樂、技術、內容的看法。我覺得其實是收獲頗豐的,僅僅只是能夠演奏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從多個方面不斷汲取知識豐富自己,再將音樂靈活的表現出來是我覺得特別重要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偶爾跟朋友一起吃個飯到處溜達溜達之外,聽音樂會聽歌劇真的是在德國人們放松休憩的選擇,去年很榮幸參加了阿格里奇音樂節,成為一個小小打工人,在后臺超近距離的接觸,第一次超近距離聽她彈琴。還非常幸運地聽了Khatia Buniatishvili 還有巴倫勃依姆、索科洛夫等音樂家的演出。雖然疫情帶來了許多不便,在一定注意安全且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其實也能充實開心地過好每一天。


*文章內容為本公司簽約學生提供,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第三方轉發。


400-890-5568
慧禾國際藝術教育

咨詢熱線: 400-890-5568010-5807 5028

在線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