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鋼琴專業范曾玥
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t der Künste Berlin, 簡稱UDK)是德國規模最大、最古老、最有名的高等藝術殿堂,也是歐洲名列前茅、世界頂尖的藝術類綜合性大學。該校擁有300多年的建校歷史,多年來為藝術領域培養了無數聞名遐邇的藝術家,尤其是在音樂方面,成就更是斐然。而學校招收國際生的比例卻很低,除非個人有極為出色的天賦。柏林藝術大學與德意志劇院、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柏林猶太博物館、通信博物館等許多文化中心有著密切的合作。
2020年,經過一共三輪的篩選,來自上海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專業的高一學生范曾玥成功地通過考試,一舉獲得德國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和柏林藝術大學兩所德國高等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成為2020年柏林藝術大學錄取的唯一一名亞洲學生(一共只錄取兩名學生),范曾玥也由此成為柏林藝術大學近幾年錄取的年齡最小的大一新生。
玥玥媽媽/文
備戰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
羅斯托克音樂和戲劇學院是德國一所公立的藝術學院,成立于1994年,有來自42個國家的540名學生在此學習。
2020年1月13號是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簡稱羅斯托克)的入學考試時間。我們提前一天坐火車抵達羅斯托克,第二天早上九點開始考試,每個考生只給了十分鐘的考試時間。第一首曲目是自選,之后的曲目由考官抽點。玥玥準備的三四首曲目共有四十多分鐘,所以每一首曲目大概只彈了兩三分鐘就被考官叫停了,一共彈了八分鐘左右。考官可能從曲目中間開始抽彈,或者讓你彈奏鳴曲的第二樂章或者第三樂章,所以真的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所有曲目必須準備完整。
專業考完之后玥玥就回去了,我留在學校等結果。招考辦很快就貼出了進入第二輪的名單,一共只有6個考生進入了第二輪的樂理和視唱練耳的考試,玥玥有幸進入了二輪!可是這個德文版的通知同時告示一個小時之后馬上就要開始考試,根本就不是之前郵件里說的第二天才進行二輪考試!等我整明白了德文告示的內容,這才意識到玥玥還在賓館!趕緊打她電話,沒接,再發無數語音,不接,鐵定睡著了,而且應該是睡得特別沉。旅途奔波,早上六點她就起來練琴了,許是太累了,入夢鄉了吧?這時離考試開始只剩下四十分鐘了。時間緊迫,我沖進雨里一路小跑,當我快要跑到賓館時,丫頭電話打過來了,聽說馬上要樂理考試,趕緊跳下床一路狂奔趕來了。
我火急火燎地折回去先找考試教室,因為考生很多,樂理考試分配了三個教室。羅斯托克學校是環形設計的歐式建筑,地形復雜,加上語音不通,我繞學校上上下下找了三圈都沒找到考試地點。實在沒辦法,我豁出去了,在電梯處遇見了一個外國學生,拿著照片上的教室編號問他,他哇啦啦說了一大串,我一頭霧水,實在是沒聽明白,好在這學生很熱情,直接領我到了考試的教室門口。原來在一樓(感覺更像是負一樓)的最里面的一個隱蔽的角落里,對這位學生深表感謝之后,我跑到學校大門口去接玥玥。因為玥玥辦的是一個德國本地的臨時電話卡,信號很不穩定,一走進羅斯托克校園就沒有任何信號,等于就失聯了。等玥玥剛進考場,考試就開始了。這個寒冷的冬日下午,我們上演了一場尖峰時刻,驚魂未定,等我一身大汗坐下休息時,才發現膝蓋酸痛,老毛病犯了。
德國羅斯托克音樂與戲劇學院錄取通知書
樂理考試首先是一個半小時的筆試。玥玥學德語還不到一年的時間,我擔心的是玥玥看不懂這些純德語的考試題目!一個半小時的筆試結束之后,馬上就是15分鐘的視唱練耳的口試,這對德語要求更高,需要用德語聽題和對話。學生一個接一個走進考場單獨考試,玥玥連蒙帶猜完成樂理的全部考試時已經是晚上了,回到賓館已經累趴了。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我第二天一早來到學校等待結果。上午很快就收到通知說,玥玥進了第三輪,可以參加德語考試了,就在當天下午去當地的語言學校去考試。語言考試分為機考和筆試。機考都是選擇題,這還可以借光學霸的推理能力推敲找點規律,筆試要考兩篇作文,實在難,德語詞匯量完全積累不夠,硬著頭皮上吧。語言考試結束后,我們當天晚上返回柏林。也許是太累了,火車到柏林站的時候我們忘記下車了,坐過頭了,只能再坐回來,到家時已經深夜了。
UDK的難考早有耳聞,來到柏林后看到身邊一些活生生的故事,更加意識到我們的報考的盲目性。很多國內的音樂生即使在德國備考一兩年了,也提前和教授跟了一段時間的課,依舊很難考上。我們沒有任何資源,只能裸考;女兒年齡才16歲,一個尚在讀高一的學生去跟高三的學生,甚至已經高中畢業的學生去同臺競技,這難度確實太大了。考學前,德國的教授都不接受試課,像我們這樣考前半個月才姍姍來遲的,教授不會安排時間約課,不太會把很少的招生名額給不相識的考生。
如此,羅斯托克的結果對我們來說異常重要。沒過幾天,打擊就來了,一個進入羅斯托克第三輪的學生媽媽告訴我,她已經收到了教授的郵件,教授說可以給她一個位置,問她要不要,無疑,這就等于說她的孩子已經被錄取了!這個媽媽問我收到了郵件沒有,可我什么也沒有收到。再過了幾天,聽說羅斯托克錄取結果出來了,只錄取了兩個學生,而我們依然什么郵件或者信件都沒有收到!當時心情真的特別糟糕,看來羅斯托克跟我們無緣了。
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錄取通知書
備戰柏林藝術大學
等心態調整過來,離柏林藝術大學(UDK) 的考試只有十來天時間了。玥玥練琴很勤奮,經常會練到晚上十一點多,到家基本都是十二點了。我雖然不太會彈琴,但是耳朵還不錯,能聽出演奏者的毛病,例如重音錯音、踏板、氣息等等。但因為處理上的分歧,玥玥沒有接受我的建議,我變得愈發焦慮,在考試之前爆發了一次特別激烈的爭吵,我一氣之下改簽了機票,當天就要拉起箱子回國。后來在玥玥爸爸的調和之下,我們雙方都選擇了讓步。
接下來幾天我都沒有去琴房,我們也不怎么說話,僵局維持了三天。這幾天里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女兒這個年齡處于青春逆反期,再不是以前那個家長說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了,她完全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了,我必須學會尊重她,接納她這個年齡所有的不成熟。于是,我繼續去琴房聽她彈琴,但是基本不發表意見了。讓我驚訝的是,之前一些明顯的缺點她已經改正了。
考試前,我把玥玥彈奏的視頻發給恩師楊韻琳教授指導,楊老師指正了彈奏上的一些問題,希望樂曲主題的流動性更好一些,大句子走向要更大氣一點,并且鼓勵玥玥,說考試前好好發揮就可以了,她相信玥玥的實力!現在想來,對于當時的背水一戰,楊老師給予我們的信心對玥玥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2月1號是UDK的考試。受疫情的影響,所有中國的考生被安排在一起考試,進考場之前用酒精擦手消毒。考場是柏林藝術大學的音樂廳,很專業的聲場,偌大的音樂廳很考驗演奏者對音色的處理。舞臺上擺放著一臺施坦威的大三角鋼琴,考試規格非常高級。專業考試全程對外公開,大家可以坐在音樂廳的后座欣賞,這是我覺得柏林藝術大學做得最好的地方,全德國24所國立音樂學院的專業考試,恐怕只有柏林藝術大學是公開的,是可以旁聽的,充分說明這場考試的公正公平。
因為柏林藝術大學久負盛名,明顯感覺來了很多很多的考生。韓國和日本的考生抱團而來,歐美的就更多了。專業第一輪考巴赫和奏鳴曲,只給考生五分鐘的時間,所以考試前只有5分鐘的練手時間。玥玥上場前,我已經坐在音樂廳的后面了,特別緊張。女兒彈完之后,我懸著的一顆心放下來了:她沒有出錯,音樂處理很到位,我這挑剔的耳朵沒有找到特別大的失誤或者毛病。女兒走出考場,她說舞臺上的那臺施坦威鋼琴太好了,能美化她的音樂,彈得特別過癮!這是個好消息,考試時順手的鋼琴至關重要,不枉我大費周折在考前找了施坦威三角鋼琴給她練習手感。
考試結束后,大廳里擠滿了很多等待結果的家長和考生們,第一輪比拼的結果一直等到傍晚六點多才放榜。結果很殘酷,進入第二輪的只有六個考生,被淘汰下來的中國考生有來自中央音樂學院和中國音樂學院等各個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生,玥玥的名字出現在榜單上,感謝上蒼,我們真的太幸運了!沒有進入第二輪的考生失望地離開了,去參加下一個學校的考試或者等待夏季的招生。
第二輪專業考試安排在次日上午,入圍的六個考生將再次角逐更少的名額!考試時間是十分鐘,最后一分鐘是視奏,即拿一首新的曲譜現場識譜并演奏。強大的評委團從昨天第一輪的六位教授增加到了八位,說明考生的演奏必須讓八個評委一致獲得滿意,某位大師或者教授是不可能有權利個人來決定學生是否可以直接進入專業錄取的。
2019年,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羅蘭德·克魯格教授鋼琴大師課
我依然緊張地坐在音樂廳后面,看著女兒上臺鞠躬開始演奏,心都快蹦出嗓子眼了。女兒演奏得淋漓盡致,非常動人,慢慢地我被帶入到她的音樂中, 16歲的女兒能在這么華麗高大的音樂廳給這么多大師演奏,最后的勝負已經不重要,她已經成功了!女兒的音樂讓我很感動,莫名地我的眼眶濕潤了,音樂帶給我的畫面美感撲面而來,這是多么清晰多么美妙的感覺啊!
她絕對征服我了,這一刻我什么角色都不是,我只是臺上這位演奏者忠實的粉絲!最后一個環節是視奏,她拿到曲譜不到十秒就開始演奏。這個速度太快了!我擔心曲譜上很多的音符和術語她沒完全看清,但是我的擔心似乎是多余的:女兒的視奏很流利,幾乎一口氣彈了下來,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她絕對是識譜最快最完整的一個。我看到有的考生沒有注意曲譜上的升降號,彈了一半發現錯了又開始重新彈,也有些磕磕巴巴地彈完了,發現有地方彈錯了,再來修補一次。教授們似乎耐心都很好,會讓考生重新彈到需要停止的地方。
第二輪考試結束,我留在學校等結果,這次等的人不多了,但是更煎熬。結果終于出來了,只有三個考生進入了第三輪,玥玥是唯一一個進入第三輪的亞洲考生,另外兩個考生看名字應該是歐美人!玥玥太幸運了,此刻的我非常激動,喜極而泣。
第三輪是樂理和視唱練耳考試,安排在第二天上午九點,時間是一個半小時,分為筆試和口試。樂理考試通過之后馬上就是第四輪的面試和語言考核。樂理考試結束之后,我發現只有兩個學生接受了面試,也就是說可能又淘汰了一個考生。
之后這兩個幸運兒分開單獨參加了面試。所有鋼琴系的教授都在場,這是一個師生互選的環節。玥玥的德語不是很好,但是英語特別好,德國的教授英語都很好,所以玥玥選擇了用英語面試交談。德國的大學不是每一個教授手里都有位置,如果這個教授沒有畢業的學生,他可能就沒有位置,哪怕你考上了,也要等位置,等下一次考試,這就等于說是白考了。所以你選擇的這個教授一定要有位置,而且這個教授還得喜歡你,這是雙向選擇。
玥玥最后選擇了著名鋼琴家Christian Petersen教授,大概四十多歲,是UDK里面很年輕的教授了,他很喜歡玥玥。玥玥在第二輪演奏彈完之后曾在走道里遇見他,Petersen教授走過來跟她握手說:“你的演奏非常完美”!Petersen教授剛好有位置,這也許就是師生緣分吧。
老師選擇好之后,就要遞交給學校各種相關材料了,當時我們忘記準備護照的復印件了,當我看到Petersen教授拿著女兒的護照走出來幫復印,我十分感動。德國教授很平易近人,一點沒有架子。他后來還很關心地問了玥玥的生活安排,告訴我們不到18周歲要在德國找一個監護人。玥玥的德語沒有達到學校要求,但是她流利的英語讓考官們對她的語言學習能力很有信心,而且年齡這么小,開學后第一學期結束補交B2的語言證書就可以了。面試結束之后,我們在走道里遠遠地看見了鋼琴系主任Bj?rn Lehmann教授特意走過來,跟玥玥握手,并且熱情地祝賀了我們。
接下來就是跟教授約課,等學校錄取通知書的發放。學校的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會比較慢,通常要由鋼琴系準備好報告,每一個教授簽好字,再遞交給學校的招考辦公室,材料完全審核過關再發放錄取通知書。自此玥玥應該是柏林藝術大學最后錄取的兩個考生中的唯一的一個亞洲學生了。后來聽說,柏林藝術大學已經好幾年沒有錄取中國的學生了,玥玥是這幾年被錄取的年齡最小的一個中國學生了。
來柏林一個月有余,我們沒有出去玩過任何一個景點,我說明天我們出去放松一下吧,玥玥說還不行,離教授約課的時間不到一周了,她要準備曲目,希望給教授留下一個好的印象。這就是我的傻女兒,昏天黑地睡了半天,第二天又開始刻苦練琴了!
收到兩所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
UDK考試結束后一個星期,我們竟然收到了羅斯托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這個禮物來的有點晚啊!郵件里說學校很早就發出了錄取通知書的信件,寄到了我們報名時留的漢諾威的地址,因為我們沒住在那里,于是信件被幾度周轉,最終又回退到羅斯托克學校了。所以他們只能發郵件了。原來玥玥是考上羅斯托克音樂學院的兩個學生之一,而陰差陽錯,我們現在才收到錄取通知書。如果早一點收到,不至于備考的壓力那么大,心態會輕松很多。老天真的跟我們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羅斯托克的郵件說要在三天之內告知是否需要這個位置,如果不需要,他們將給其他候選者,同時提供正確的郵寄地址。
此時我們還沒收到UDK的正式錄取通知書,如果拒絕了羅斯托克,萬一UDK因為某種難以預料的原因最后落空了,我們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難以抉擇之下,我請教了恩師楊老師。楊老師一直是楊家將的主心骨,是我們的大家長,這次出國考學,楊老師特別支持,從考學的曲目選擇到曲目的打磨,楊老師花費了很多工夫。睿智的楊老師說尊重玥玥的選擇吧。玥玥很堅定,要放棄羅斯托克,哪怕UDK有極小概率落空,也會再戰UDK。就這樣,我們拒絕了羅斯托克的好意。Petersen教授也發郵件催促UDK,希望盡快拿到錄取通知書,盡早辦理留學簽證。就在登機回國前的幾個小時,我們收到了UDK郵寄來的錄取通知書,這是這趟德國之旅送給我們最珍貴的禮物了吧。
德國考學之旅,頂著重重壓力前行,結局卻非常圓滿,天道酬勤,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努力的孩子。我始終相信,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2013年玥玥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附小鋼琴專業四年級,成為當年全國僅僅錄取的十個幸運兒之一,師從著名鋼琴教育家楊韻琳教授。從那以后,玥玥學習更加勤奮,榮獲了很多的榮譽和獎項。從小學到初三的連續6個學期,玥玥每個學期都榮獲文化課獎學金,每年都榮獲“牛恩德”獎學金。
2015年玥玥榮獲了俄羅斯“通往大師之路”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國際第一名,學校給她頒發了“傅成賢”獎學金,當時我開玩笑說,學校給你的獎學金已經超過你要繳納的學費了。玥玥還獲得過上海音樂學院“音才助飛計劃”的資助,成功地舉辦了多場個人鋼琴獨奏會。女兒還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2016年參加了由CMG中國琴童家長群為她主辦的首場鋼琴獨奏公益音樂會(南京),2017年參加了該群主辦的奧地利音樂大師魯茨、韋伯的大師班,及近幾年參加了上海市老年人協會的多場公益演奏會。
上海音樂學院經常舉辦大咖峰會、音樂周、大師班,高峰論壇,各類國際交流頻繁。有時候與國際級大師面對面的一句話、一堂課、一次講座、一場音樂會,或許會為上音學子們打開音樂靈魂的竅門,也為上音學子打開了新的國際視野。玥玥在這塊肥沃的黑土壤拼命吸收營養,滋養了靈魂開拓了眼界,在無形之中培養了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國際文化。
范曾玥與德國漢諾威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鋼琴教授羅蘭德·克魯格教授合影
2018年玥玥從學校了解到暑假在美國波士頓會舉辦第27屆胡桃山音樂營,為期近一個月,可以接受很多國際大師的指導,便毅然前往波士頓。當時因為太忙,我沒有陪同她去。在音樂營里,玥玥接受了柯蒂斯音樂學院劉孟捷、茱莉亞音樂學院陳宏寬、新英格蘭音樂學院Bruce Rrubaker等大師的指導,并贏得音樂節協奏曲比賽冠軍,很榮幸地獲得了與交響樂團一起在哈佛大學音樂廳演出的機會。哈佛作為世界頂級的高等學府,讓每一個中國學子仰望,如同高等教育界的麥加。樂隊指揮是畢業于哈佛的醫學博士,樂隊成員很多都是哈佛的畢業生,在與樂隊排練的過程中,玥玥特別激動。她感受到了哈佛精英團隊的人格特質,思想以及眼界,受到了全新的思維洗滌,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規劃,渴求能提早進入大學生活。
2019年在玥玥15歲時,她成功考取了美國一所很有名的少年大學,并獲得37000美金的高額獎學金,后來因為學校提供的練琴條件不是特別理想,最終放棄了這個機會。今年年初,女兒轉戰德國音樂學院,終于實現了提早兩年半進入大學的夢想。
我是上音學子,感謝人生導師楊韻琳教授
楊韻琳教授自2005年從加拿大留學歸國后,一直在高精尖的上海音樂學院,專注于培養尖端古典音樂人才,其鋼琴表演的藝術造詣和誨人不倦的育人品格,業界皆知。
女兒跟隨楊韻琳教授學琴整整七年了,七年的時間不長,但也不短。這七年來,玥玥的琴技突飛猛進,一路摘金奪銀,取得一個又一個進步。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專業水平的提高,楊老師給女兒布置的曲目越來越多,提出的目標也越來越高。她鼓勵女兒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做內心的音樂,要把老師的知識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內核和創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
楊老師身上有明顯的上音幾代教育者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師風師德。她經常把學生的教學、比賽、專業前途規劃放在首位,不管自己多忙,都會想辦法給學生多上課。只要能親臨比賽場地,她一定會去,如果去不了,也一定會進行視頻指導。為了學生,她撲上了所有的時間,犧牲了留給家庭的時間。記得有一次,我們大年三十還在上課,上完課就已經是年夜飯的時間了。還記得有一次,楊老師不小心摔骨折了,都走不動了,還堅持給我們上課。每一次期末考試或者比賽之前,楊老師就會無償地給學生找場地安排音樂會。每一次音樂會,楊老師都會坐在最后一排,認真聆聽,一點點用筆記寫好,音樂會結束之后,一個個學生輪流點評。后來我想,女兒之所以能在柏林藝術大學音樂廳演奏得游刃有余,應該跟楊老師要求經常參加音樂會表演有非常大的關系吧。
楊老師雖然六十多歲了,但是精氣神十足,寬嚴相濟。有時候女兒曲子沒有彈出來,回課情況不理想,楊老師會嚴厲批評,會跟家長溝通情況。女兒有一段時間遇到了瓶頸期,感覺怎么努力都找不到方向,很是沮喪。到期中考試時,女兒的演奏結束之后,楊老師說,今天你是所有學生當中彈得最棒的一個!真的嗎?!女兒當時都高興得跳了起來!這就是我們可愛的楊老師,對于學生的進步或者優點從不吝惜贊美之詞,對于學生該加以管教和督促的時候也從不心軟。
楊老師授課非常精彩,深入淺出,能把高深的理論講得通俗易懂,還能引經據典通今博古。楊老師教學風格比較寬松,會想辦法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音樂創造力,她鼓勵學生多參加大師課,多吸收不同的營養,認為鋼琴教學最終的目標是要展現孩子的音樂表現力和獨有的想法,鋼琴學習不是簡單地找老師學習如何彈鋼琴,而是學習怎樣從一個學生蛻變為一個音樂家,一個藝術家。
楊老師在音樂教育、文化傳播的工作中,奉獻人生,為國育才,在專業知識傳播、價值引領、塑造人格的過程中結出了碩果。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感謝楊老師對玥玥的無私栽培和辛勞付出, 感謝上海音樂學院的老師們對玥玥的敦敦教誨。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我想對女兒說,有音樂陪伴的孩子都是上天的寵兒,我們會一直是閨蜜,是戰友,用樂觀的態度去看待生活,努力耕耘,你的人生注定會是成功的。你若擁有毅力、自律、自信,一定會創造無限的可能,我期待你帶給我更多的驚喜和奇跡!
*為本公司簽約學生,未經許可禁止任何第三方轉發。